本帖最后由 嫡老师 于 2023-11-24 23:55 编辑 1. 系列自序 ,一项非常神奇的运动。每次向上攀登的过程中,我们总会想着,又累又饿,自找苦吃,下次再也不登山了!可是,当我们登顶归来后,留下的印象却没有一丝一毫的痛苦,回忆里尽是壮美的风景、酷炫的身姿,和征服的喜悦,也许还没有下撤回山脚,就已经在规划挑战下一座了。什么运动痛苦却又让人着迷?我想非登山莫属。 先后随商业队伍登顶二姑娘峰(5276)、(5588)和珠峰(6178)后,我逐渐不再满足于跟随商业队进行保姆式登山——也是为了不再做所谓的“氪金玩家”——转而开始入坑重装徒步以及阿式独立攀登,希望将来能够在工作之余参加相关活动及培训、甚至考取一些相关证书,凭借自己的实力登顶一些或简单或困难的山峰。 然而,由于登山运动的危险性,它也比其他任何运动都需要严谨的态度和一步步“打怪升级”的过程,盲目地追求快速升级很有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。因此,经过资料查阅,我最终看中了四座最适合作为从商业登山过渡到独立攀登的山峰——“三奥之子”奥太娜、巴朗山主峰5040/5072、“澎州之巅”“第二高峰”太子城,以及“之巅”狮子王,而这其中又以奥太娜难度最低。它们都具有如下特点: ①尚未开发成景区,无需门票(三奥雪山好像快要开发了);且路线清楚明了,无迷路风险,根本用不到向导; ②海拔5000米左右,既非高不可攀,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; ③徒步攀登周期均为1天,且山脚下有民宿/旅馆可供居住,无需重装; ④需要一些四肢攀爬、在乱石堆中行进或雪坡/冰坡行走等最基础的登山技能和登山装备,对巩固商业登山时学到的基本方法有很大帮助。 (由于up主尚未尝试上述除奥太娜以外的三座山峰,如有不准确之处,欢迎指出) 2. 难度测评 (1)作为甚至比大姑娘、巴朗山还要简单的山峰,奥太娜的单程徒步距离只有5公里左右,常规6-7小时即可登顶,最快的大神可4小时到达真顶,只要出发得够早,根据自己的节奏慢慢走,基本可以在午前登顶; (2)其次,奥太娜攀登路线全程几乎没有一处坡度超过30度,且山脊线和垭口路段宽而平缓,尽管风可能有些大,但只要顺着路中心走,完全没有滑坠、跌落的风险; (3)但是!划重点!任何无4000m以上高海拔运动经历的人、抱着的心态想去“耍”的游客、以及对高海拔登山没有基本了解却自信爆棚的小白,请不要自主攀登此峰!该找向导还是要找!在我们攀登的当日,从车开进三奥雪山路起,就不断看见攀登失败后从里面开出来的车辆,在登山途中更是见过一些穿着军大衣、穿着雪地靴、连裤和雪套都不带就来爬山的人。虽然奥太娜很简单,但那也只是针对有基础户外经验和经历的爱好者而言。请各位挑战者珍爱生命、爱惜钱财、理性判断,不要轻易相信所谓“小白友好”、“有腿就行”的说辞! 3. 费用方面 我们此行5人自主攀登,其中一人负责开车(私家车),一天半的行程,采用食宿全aa、除司机外其余4人aa油费和过路费的方式,平均一个人只花费了200元,司机60元,相当的省钱。当然,为了节省费用,我们没有住非常好的酒店,订了一个三人间和一个双人间,平均一人的住宿费只有40元。 4. 正文 11.18 下午一点,我们一行5人准时在地铁站集合出发,一路上有说有笑,晚上六点多到达了黑水县城。经过一下午的开车和坐车,我们都蛮累的了,于是找了一家餐馆要了几个荤菜吃饱后,在县城浅逛了一下,就去订好的旅馆入住睡觉了,毕竟第二天还要早起呢。 路过茂县时看到的雪山↓ 晚餐↓ 黑水县城,看着还挺繁华↓
11.19 凌晨三点半,闹钟准时把我们一屋三人叫醒。匆匆忙忙地穿好衣服、收拾行李后,我们在凌晨四点一刻便开车出发,一小时后顺利抵达三奥雪山大本营。换上厚衣服、带上棉帽子、换上雪套和,一行5人在凌晨五点半正式开始了本次攀登之旅。 从黑水县城前往三奥雪山大本营的路线↓ 需要注意的是,从县城导航前往三奥雪山大本营时,务必要看清楚目的地的名称,一定要认准“三奥雪山登山基地(三奥雪山大本营)”这一导航终点,而不是什么“三奥雪山大本营”、“三奥雪山”等目的地。否则,后者的定位根本不对,加上离开县城后大部分路段没有手机信号,一旦导航至错误地点,会给攀登行程增加许多麻烦。 前一个小时的攀登路线都是铺好的石头路,路边甚至还有长椅,大有开发成景区之势。↓
不远处的山上早已星星点灯,很多登山者凌晨两三点就开始攀登了。↓ 从开始攀登起不到半小时,看向左后方,便可以欣赏到“雪山之母”的全貌,它将在攀登奥太娜的全程中伴随着登山者。此处不仅是登山者的必经之路,也是爱好者们拍摄奥太美雪山的最佳位置。 奥太美雪山↓
日光逐渐从山头洒向了大地↓ 在攀登了大约两个小时,走了大约3公里后,攀登全程最难走的一段路到来了——它是一片方圆近千米的乱石坡,登山者们需要在乱石间攀爬、跳跃行进,稍有不慎,还可能会踩到松动的石头摔倒。崎岖的岩石、不时出现的短坡和摔倒的风险,既减慢了攀登者们的行进速度,也使得体力消耗的速度大大增加。因此,这段路也“过滤”掉了相当一部分没有户外经验的游客小白。 乱石坡路段↓
经过了乱石坡路段后,看似离成功已经不远了,因为你甚至一抬头就能望见不远处“顶峰”上飘扬的旗帜和经幡。但是,事实远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简单,因为这最后一段路,坡度瞬间增大,加上一些人在前面的路段中已经消耗了大部分体力,最后这1公里多的路,是折戟人数最多的路段,只有稍作休息后一鼓作气、咬牙坚持,方能战胜这段极具考验力的路段。 此段路线示意,箭头最终指向就是“顶峰”↓ 奋力攀登的们↓ 上到“顶峰”前的垭口路段后,风一下子大了起来,给攀登又增加了几分困难。但是,也正是由此开始,左手边的视野豁然开阔,而之前一直隐藏在奥太娜后面、三奥雪山的主峰——“雪山之父”奥太基,终于展现在了视野中。 垭口路段↓ 开阔的视野↓ ↓
最终,当尚未被“过滤”掉的登山者们拼尽全力、终于到达了“顶峰”,正准备欢呼雀跃之时,他们却突然像是听到了爆炸性头条一样目瞪口呆——原来,这正是奥太娜雪山给登山者们的最后一个“下马威”——这也是为什么在前文中我一直给“顶峰”二字加双引号——之前的一个多小时里,我们翘首以盼、满心以为终于到达的终点,居然是个假顶,而从假顶继续走大约20分钟后,才能到达此前一直隐藏在假顶后面、比假顶高出近100米的真顶。而且,就是这最后的一段路,需要分别经过一段超过45度的下坡和上坡,对于已经耗尽了所有体力、又突然挨了这当头一棒的登山者来说,无异于天堑。 从假顶看向真顶↓ 由于位置更开阔,我们选择了在假顶上拍登顶合照↓ 绝大部分的登山者一般是到假顶便止步并宣布“登顶”、开始拍照留念了。但是,得益于我们队伍强大的体能和适应能力,在周围许多登山者都已经头痛欲裂、拼命汲取空气中剩余不多的氧分子时,我们没有一人产生明显的高原反应。因此,我们无一例外选择向真顶发起最后的冲击。 最终,经过最后的坚持,我们一行五人在上午10点30分,仅耗时5小时整,顺利将“雪山之子”奥太娜踩在了脚下,而我个人也成功实现了人生中第一次(勉强算)“阿式攀登”! 在顶峰看奥太美↓ 视野开阔↓
登顶的第一件事,当然是要留下几张帅气的身影↓
不过,有一说一,奥太娜的真顶有一个很大的缺点:四周将近半圈的视野,包括奥太基雪山,都被一块大石头给挡住了,而在假顶上反而能看见360°的风景,如果拍一张全景照片,还能拍到三座雪山同框的美景(太可惜了,我当时居然忘了拍)。因此,可以说我们此行唯一的一点遗憾就是在真顶上停留了太久,而没有在假顶上停留一段时间。推荐以后想要冲真顶的登山者们,不用在真顶停留过长时间,拍几张登顶照片、稍作休息即可,要欣赏风景的话一定要在假顶。 上午11点20分,在顶峰休息、拍照了将近一个小时后,我们才开始下撤。由于没有什么高原反应,我们下撤的过程也很顺利,就不用多赘述了。 从山上俯瞰来时的公路↓ 又见奥太美↓ 三个半小时后,我在下午两点五十分最后一个下撤回到了三奥雪山大本营。 由于返程还需要五个多小时的车程,时间也不算早了。我们草草收拾了一下,在县城就活了一口面条,就一路开回了成都市区,在晚上九点顺利下车。 至此,本次攀登活动圆满结束,我们一行人全都收获满满。有时间的话,我还会继续尝试太子城、巴朗山和狮子王,并分享攻略,把这一系列做得更完整。凯撒大帝留下过一句千古留名的话:“我来,我见,我征服!”这句话,用来形容勇敢的登山者们,或许再合适不过了。也许出于各种原因,我并没有机会成为一名职业的攀登者,但我依然会保持这一份火热的激情和严谨的态度,争取在工作之余积极培养相关技能,挑战更高难度的山峰或徒步路线。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ps:一点小花絮 登完奥太娜雪山后,方兴未艾的我马上就开始计划着把奥太美和奥太基都登一遍,在成就榜上凑齐这“一家三口”。但是上网查阅资料后才发现,奥太美和奥太基都属于中级技术型雪山,什么“烟囱路段”、70多度的雪坡等等全部具备,看起来并不是轻易就能攀登的。查完资料的我只好悻悻地打消了这一想法,还是等以后有机会参加培训、考一些登山相关的证书后再考虑吧。 |
嫡老师 发表于 2023-11-24 23:48 [ 一项非常神奇的运动。每次向上攀登的过程中,我们总会想着,又累又饿,自找苦吃,的确是会者不难 |
好厉害,向你学习 |
巴郎山现在好像有巡查的不让爬 |
其实你这个不算是过渡,更像是练腿,可有可无。 真正的过渡是较短距离(半天左右)的重装,自己找地方露营,然后冲顶。 |
奥太娜不算攀登,全程徒步上去的,头盔、安全带都不需要用 |
一斤 发表于 2023-11-29 12:39 奥太娜不算攀登,全程徒步上去的,头盔、安全带都不需要用 ... 所以才说是“过渡”嘛,再说大部分山峰不都是全程徒步?毕竟将近5000米的海拔,第一次无向导登山还是谨慎为主 |
嫡老师 发表于 2023-11-29 14:01 [所以才说是“过渡”嘛,再说大部分山峰不都是全程徒步?毕竟将近5000米的海拔,第一次无向导登山还是谨慎为主 ... 必须用上技术装备就可以不算徒步了,跟海拔关系不大,酋长岩再矮也是攀登,act垭口再高也是徒步 |
户外有风险,8264提醒您购买